该来的还是来了,10 月 14 日,也就是今天,微软正式给 Windows 10 生命周期画上了句号。
自此,这款发布了 10 年零 3 个月的操作系统,正式 “停服”。
当然,企业用户可以付费购买最多 3 年(2028 年) 的安全更新,但是对于咱们普通用户来说,Win 10的生命周期已经到头了。
是的,一切都已结束了。。
不知道各位差友对 Windows 10 有什么印象,但对于托尼来说,关于那些读书和工作的大多数回忆,都是和 Windows 7、Windows 10两个系统捆绑在一起的。
所以前两天在看到微软要正式停止支持 Windows 10 的消息后,托尼还恍惚了好一阵;感觉刚用上 Windows 11 还过没多久,Windows 10 就和青春一样,匆匆忙忙地跟我说再见了。
但当我重新翻看这个系统的历史时,我发现这套 UI 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相对稳定的 Windows 10,已经走过 10 个年头了。
而这个 “ 一代真神 ” 的起源,也没有那么风平浪静。
咱们先把时间拨回到2012年,当年微软发布了 Windows 8,号称要打造跨平台统一的 Windows。并且,哥们儿为了强推自己的 Metro UI,开始在系统上搞各种骚操作,甚至连开始菜单都给砍了。
结果因为体验十分糟糕,给大家都整得非常膈应,没几个人愿意升级新系统。
托尼至今还记得,当年 Windows 8 刚出的时候,舍友买了台新电脑。我在那捣鼓了十几分钟,愣是没找到想要的程序咋启动。。。
尽管到了第二年,微软紧急搞了个 Windows 8.1 ,修复了 Windows 8 上的不少 bug,并且把开始菜单也给还了回来,但这玩意儿本质上还是 Windows 8 的补丁版本,许多操作逻辑还是原来的那一套,并没有解决多少问题。
所以当时大家要是买了 Windows 8 的电脑,普遍都会把系统再给刷回 Windows 7。。。
而在同一时间,微软重金押注的手机业务,也因为各种原因亏得一塌糊涂。像至今仍非常有争议的 “机皇” —— 诺基亚 Lumia 1020,就是当年的产物。
随着操作系统和手机这俩核心业务一起下滑,微软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糟。
为了挽回之前自己辛苦攒下的口碑,也为了自救,微软决心认真打磨系统,打个翻身仗。
终于,在2015年的那个夏天,微软把 Windows 10,给大伙端上来了。
新的系统不仅在操作上回归了桌面那套逻辑,在系统 UI 方面,也简洁很多。
另外,还加入了很多广受好评的新功能,比如像虚拟桌面、任务视图、磁贴这类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操作效率。
尤其是虚拟桌面这玩意儿,理论上来说只要你电脑内存够大,就可以开无数个桌面;再配合切换屏幕的快捷键,几乎就成了当年托尼上班摸鱼的最顺手的利器。
不知道大伙对任务视图的这个功能还有没有印象,Windows 10 当时推出的这功能是可以回溯 30 天内的任务窗口的。
对于托尼这种老是爱开一堆窗口,又不记得随手关的人来说,这功能就非常好用,能够快速的定位到自己想要的页面。
尤其是当电脑意外关机,再想要找到上次打开的任务界面,通过这个历史窗口来查找就非常的方便。
不过我猜绝大多数人电脑这个功能都是 “到手关” 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历史记录功能存在一些 bug 吧(狗头
而像当年推出的窗口分屏、系统操作中心之类新增的功能,对比同时期的其他操作系统,更是非常的有特色。
尤其是这个窗口边缘贴合后的自动分屏设计,是真的方便,并且这个对于Windows 用户来说免费的功能。要知道,同样的功能隔壁苹果用户还需要掏一百块钱购买第三方软件,才能实现。
而苹果这边直到去年的 macOS Sequoia 更新,才终于把桌面边缘贴合后三分屏/四分屏的逻辑变成系统的原生功能。。。
相信看完上面这些,你就会明白托尼为什么会这么钟爱 Windows 10 这系统了。
除了这些,还有当年第一次使用Cortana(小娜)的场景,也让托尼印象非常深刻。
反正作为一个光环老玩家,当时看到这助手叫 Cortana 的时候,一度有点哽咽,都以为士官长要回来了。
虽然这个小娜和光环里陪着士官长的科塔娜没法比 —— 毕竟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已经是这两年的事儿了;当时 Win10 的小娜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搜索或是设置提醒。
但放在那个时候,还是非常新鲜的,毕竟在此之前谁也没见过桌面操作系统里还能有语音助手。
而且这个语音动画,即便是放到今天来看,仍旧是十分的简洁优雅。
不仅是功能,在技术方面,当年的 Windows 10 更是整出了不少的辉煌战绩。
比如当年随着 Windows10 一起发布的 DirectX 12 ,这玩意儿极大的优化了硬件性能的使用效率,并且这个技术还同时支持 Windows 和 Xbox 主机两大生态,直接让微软打通了 PC 和主机两大市场。
根据微软当年的说法,在同样的硬件条件下,DirectX 12 相比前代技术可以将性能提升约 20%。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初托尼的不少小伙伴,为了玩 PC版本的极限竞速地平线,都选择从钉子户 Win7 升级到了 Win10。
然后又成了 Win10 钉子户。。。
同时,Windows 10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还整合了庞大的驱动程序库。
早些年自己安装过系统的小伙伴可能知道,咱们装完系统之后,并不意味着电脑可以直接用。想让各个硬件正常运转,还得上各大驱动网站里搜罗驱动。
而 Windows 10 只需要你把系统安装好,剩下的找驱动和安装它会自己默默的干,就显得十分的文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难以置信的,还是当时微软破天荒地允许 Windows 7/8 用户免费级系统 —— 即使安装的是盗版的 Win7/8 也能免费升级到正版 Win10。
可能这么说有些差友没啥感知。我就这么跟你讲吧,当年 XP 系统在 09 年退市大降价的时候,价格都还是 399 块钱。甚至托尼小时候去电脑城,正版盘敢开出将近千元的价格。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 Win10 的热度居高不下,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各大新闻平台上霸榜。
当时还有不少人觉得,微软费半天功夫搞出来的系统竟然白给,八成就是临时免费一下,赚回点口碑,以后该拿出来卖的肯定也跑不掉。
但事实证明,这次免费升级不单单是为了挽回用户,也是微软转变思路的开始。
其实早在2013年左右,微软就逐渐发觉到未来是移动终端的世界,PC的销量只会不断地下降。
然而在当年 Windows Phone 的计划失意后,哥们儿也开始意识到,移动终端这碗羹,自己恐怕是分不到了。
另一方面,随着亚马逊的云服务在市场上不断铺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通过订阅付费,将自己数据中心迁到云端;微软原本的那套软件买断制的商业模式,似乎已经不吃香了。
一边押注未来失利,另一边自己的基本盘也正在一点点地被蚕食。这么下去,微软迟早要被淘汰掉。
俗话说打不过就加入,在纳德拉接任 CEO 之后,就开始逐渐弱化微软系统公司的这个概念,反而开始强调自己是一家云计算公司。
为了说服大家,微软甚至喊出了“微软爱Linux”的口号,还免费开源了自家的代码工具 VS Code、终端工具 Terminal 以及命令行界面 Powershell。
这在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执掌微软的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与此同时,微软的主营业务也慢慢从开发和销售操作系统转变为云计算和企业服务。
自此,微软不再单靠售卖系统赚钱,而是改为通过售卖 Office 365 云业务、Azure 云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维护系统更新的云服务来获得报酬。
而这个转变,也帮助微软重新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从2014年到今天,微软的年度总营收也从868亿美元增长到了2817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而对于Windows来说, 它已经从一次性销售的商品转变为一项可持续的服务了 —— 微软每年都会通过 “周年更新包” 的形式,给Win10添加成吨的新功能,比如增强版的 Cortana、Windows Ink,还有几乎是重构了一轮的 DirectX 12 Ultimate 版本。
或许,从那时开始,Windows 的下坡路就已经注定。
2021年的夏天,微软发行了最新的 Windows 11系统,同时,也宣布了将在2025年停止对 Windows 10 的更新支持。
对于 Windows 11 来说,微软推出它固然有自己在商业上的考量。但作为普通用户,托尼并没有感受到这几年来 Win11 对比 Win10 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反而从 Win11 诞生之日起,各种小 bug、UI界面不统一等各种小问题,就一直在被大家所诟病,至今也没有停歇。微软修修改改了这么多,但 Win11 的使用体验却没有变得多好。
一直到 Win10 停更了的今天,我都很难说出 Win11 到底比它的前辈强在哪。
2015 年,比尔盖茨在致员工的信里提到 “早年,我和保罗·艾伦拥有一个宏图大志,愿每张办公桌、每个家庭都能有一台个人电脑。”
如今,这个梦想似乎已经实现。但 Windows,好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 Windows 了。
– THE END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