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花大价钱搭实景,也不用后期抠绿幕抠到头秃。
如果不是8月份跑了一趟爱奇艺在横店的虚拟拍摄影棚,世超还真不知道,现在电视剧的拍摄技术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一场金龙殿的戏,乍一看那大殿别提多雄伟,但事实上,除了法幢、宫灯、烛台、桌子还有一些小道具是实体的以外,整个大殿,包括天王雕塑、绕着金龙的柱子,全都是假的。
更准确地说,都只是由一个LED屏幕,呈现出来的画面。
像这样,用一块巨无霸LED屏实时呈现背景,并直接进行拍摄创作的方式,在业内被称为虚拟拍摄或者虚拟制作。
听起来挺玄乎,但说白了就是先把像金龙殿这样的数字资产,用虚拟引擎,比如Unreal Engine,实时渲染出来,然后再把画面投到LED屏幕上。
拿爱奇艺举例,他们的虚拟拍摄影棚里,有一块225度的弧形LED,演员就是在前面的圆形电动转台上拍戏。

不过,如果只是放张图片当背景那么简单,你摄像机稍微移动一下,透视关系不对,那铁穿帮啊。
所以每台摄像机上都装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可以定位摄像机的动态位置,然后渲染器会根据摄像机的位置变动,实时渲染摄像机对应的背景画面,并在LED屏幕中显示出来。
你摄像机往前推,屏幕里的柱子会配合变大,摄像机往左移,能绕到柱子后,看到它的侧面。
世超当时在现场就发现了,你肉眼去看那个LED屏,会觉得出戏,但从摄像机里看,基本看不出啥破绽。
但话又说回来,虚拟拍摄这项技术其实算不上新的。
2019年《曼达洛人》上映的时候,电影中有超过一半的场景都是在LED屏前面拍的,当时虚拟拍摄就已经狠狠出圈了。

打那之后,全球的影视业都坐不住了。
《曼达洛人》的老东家迪士尼尝到甜头后,立马在洛杉矶、伦敦等地又建了好几个虚拟拍摄影棚。
其他像华纳兄弟、Netflix,也生怕自己掉队,要么斥巨资自建影棚,要么高价去租别人的棚。这直接导致了2020-2022年间的部分好莱坞大片,像《雷神4》、《新蝙蝠侠》等,都采用了这项技术。

国内同样卷得飞起,爱奇艺把原本在河北大厂的虚拟制作基地,搬到横店搭了个虚拟拍摄影棚,腾讯互娱建了个占地3000平米的LED虚拟影棚,优酷在周庄数字梦工厂有帧享数字影棚。另外像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里面,也有一块,号称是全国最大的电影级巨幕拍摄屏。
还有一些专门搞虚拟拍摄的影视文化公司,也有自己的LED大屏。像去年爆火的《繁花》,有部分后采的场景就跟上海烧糖文化合作,用上了虚拟拍摄技术。

就这么说吧,虚拟拍摄上游专门搞LED屏的洲明科技,都快卖爆了,国内外喊得上名号的虚拟拍摄影棚,基本都有他们家产品的影子。

那为啥爱优腾这些大厂,非要去做这个事儿呢?
有些人认为,虚拟拍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帮剧组降本增效,再也不用为了一个外景,拉着几百号人满世界跑,也不用花大价钱搭实景了。
这话倒是没毛病,但这只是第一层。
不知道大伙儿听没听说过,魔幻时刻这个词,也就是日出和日落时分,光线最梦幻的那短暂的二三十分钟。
问题在于,哪来那么多的魔幻时刻?
当年,大导演泰伦斯·马利克拍《天堂之日》,为了追求极致的自然光影,坚持全片只在魔幻时刻拍摄,可以想象,拍摄周期拉得到底有多长。

而虚拟拍摄,相当于把老天爷请进了影棚,什么魔幻时刻、Golden hour、丁达尔效应,LED屏幕都能给你整出来。
以前拍绿幕,演员全靠信念感进行无实物表演,光影对不对?氛围到位没?全得等后期特效做出来才知道,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虚拟拍摄主打的就是一个所见即所得。
这次横店探班,世超也有幸跟郑伟文导演(代表作《陈情令》《烈焰》等)聊了聊,发现他提得最多的,就是虚拟拍摄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还有光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绿幕前面拍的时候,后期特效还要配合现场打光,但虚拟拍摄的背景可以跟现场打光直接双向配合。

另外对于剧组来说,虚拟拍摄也重塑了影视制作的流程。
《魅影神捕》的制片人原昕告诉我们,以前他们前期的工作流程属于递进确认式,剧本确认、导演指向、美术甄选、美术出图、主创确认,再加上预算排列,还有置景陈设、布置灯光,一环等一环。
但现在,虚拟拍摄把这些流程大大压缩了,很多事情可以同时间进行。这种把后期的创意,提前到前期执行所带来的拍摄快感,是没法用数字量化的。
当然了,虽说虚拟拍摄的前景很香,但平心而论,目前虚拍技术的应用,暂时在国内还没有大面积铺开。
现阶段用虚拟拍摄的剧组,主要集中在古装剧、玄幻剧,现实题材用得还比较少。已经用上虚拟拍摄的剧组,也多是各大平台自制、定制或者合作比较紧密的项目。

一个是因为大部分剧组,特别是中腰部及以下的剧组,对虚拟拍摄这种全新的工作流还比较陌生,而且也不是非得用这种技术不可。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世超觉得可能是价格。
以爱奇艺为例,他们的虚拟拍摄影棚在今年降价之前,一天的价格得要16万。
假设咱按照30天的拍摄周期来计算,那光是涉及到虚拟拍摄的戏,就要砸进去将近500万。
不过6月脚脖子斩了一波,把价格压到3.5万一天之后,爱奇艺合作的中腰部剧组明显变多了。
总的来说,世超挺看好虚拟拍摄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看好技术的价值:核心不是降本,而是提效。
包括世超也了解到,现在有一些剧组已经开始用生成式AI,来辅助生成一些轻量化的场景。
其实无论是LED屏还是AI,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把剧组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工业流程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把更多的重心,放到真正需要花时间的事情上:
打磨剧本、磨炼演技,去讲一个好故事。
– THE END –
 
                 
                 
                 
                 
                
评论0